樟木头,古称泰安,一直是康泰平安、物阜民丰之地。作为东莞唯一纯客家镇,传自中原先民的烂漫因子让这座城市崇文重礼,绿水青山更氤氲出古镇芳华。这个文章锦绣地,以其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姿态,成为了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摇篮”。

2005年,中国著名作家、评论家雷达在东莞市文联的诚挚邀请下,出任东莞文学艺术院名誉院长。2006年,东莞文学艺术院宣布面向全国作家开展签约创作,提供保障机制,开创全国地级市之先河。在雷达的推动下,王松、王新军等19位作家率先与东莞文学艺术院签约18个创作项目,轰动文坛,慕名来东莞采风的作家络绎不绝。2007年前后,受宜居环境、便捷交通所吸引,东莞樟木头这座毗邻广州、深圳、香港的南方小镇,意外地吸引到了王松等一群知名作家前来买房定居,起初是作家间口口相传,之后渐成规模,一个自发形成的文学驻创诗意栖居地应运而生。

2010年,在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樟木头镇党委、镇政府抓住机遇,创建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以下简称:作家村)文化品牌,聘请著名评论家雷达担任作家村首任村长,知名作家王松、雪漠、曾小春担任首任副村长。随后几年间,陈启文、江子、丁燕等作家纷纷进驻樟木头作家村,共同在这片文学的沃土上耕耘。截至2023年,共有65名作家入驻“作家村”,其中,国家级的作家、评论家有35人。

“作家村”是改革开放后东莞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自然生发的文学现象,从此文学之光在樟木头聚星成火,聚木成林。近年来,作家“村民”进入中国作协和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人数一直呈上升趋势,获奖作品和发表作品也逐年提升,作家“村民”出版发行的文学作品达500多册,获市级以上荣誉达400多项。

截至目前,“作家村”先后有6位作家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葛水平《喊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王十月《国家订单》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张雅文《生命的呐喊》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王松《红骆驼》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江子《回乡记》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曾小春《公元前的桃花》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张雅文《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委托作家创作了《八月桂花香》《客家名人系列丛书》《海祭》《观音绿》《民间樟城》等纪实类文学作品和《中国作家第一村作家群研究》评论集等文学作品7本,有效提升东莞市文学工作的影响力。

许多作家进驻这个诗意的岭南小镇,带动了东莞本土青年作家的成长。近年来,樟木头作家村以老带新传帮带,文学交流频繁,走出了诸如莫华杰、赵勤等青年作家,逐步在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奖项中崭露头角。十多年来,来自天南海北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评论家在此安放下书桌,安置下身心,将这里变为生活现场、创作现场,讲述一个个故事为时代注解。

在樟木头官仓河畔,有一座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村---官仓古村。2024年1月,34位“作家村民”齐聚官仓,共同见证了坐落于官仓古村三家巷的首批“作家村”驻创工作室正式启用。有260多年历史的经典客家风格建筑三家巷,麻石路蜿蜒,巷道两旁是清代的水墨青砖,行走其间,仿如时光倒流,为驻村作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目前,驻创工作室已经迎来了首批驻创作家,设常驻展示室、创作室16间,将免费提供给驻村作家使用,通过打造“作家特色书房”,以场景化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展示作家的独特创作风格和创作理念;推出“文学驻创季、名作家旅居计划”以及“一室一品牌”等常态化驻创活动,吸引全国各地名作家和青年作家入驻创作。

副村长王松老师近期在驻创工作室开展了一期“南庐夜话”活动,邀请了作家村和文艺界的一众朋友在他 “南庐”书房煮茶论道,畅谈文学话题,活动结束后,王松老师在中国作家网发文分享这次对话活动的美好感受时提到:“‘四水归一’天井畔,清茶、水酒、音乐,不固定的话题。我没想到,这一晚的‘南庐夜话’活动,竟然如此美好。”

在经过樟木头传统的新居“入伙”仪式后,作家村丁燕老师便点亮了驻创工作室的火光,置身于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工作室中,丁燕对每一处布局都赞不绝口。丁燕近期将在工作室的天台打造“星光夜话”文学访谈栏目,并期待与更多行业专家在这里深入探讨文学创作,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

3月23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东莞樟木头官仓社区举行。近年来,东莞扎实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力打造“东莞创作”品牌,推动了东莞文学创作生态蓬勃发展。其中,以陈启文、詹谷丰、塞壬、丁燕、莫华杰、周齐林、赵勤、林汉筠为代表的东莞作家,就本土题材进行挖掘深耕,创作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报告文学作品。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前后,“中国文艺名家看东莞”报告文学名家见面会等系列活动同步在樟木头举行。见面会上,文学名家们纷纷围绕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的发展展开交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梁鸿鹰表示,希望作家们充分利用好“作家村”这个平台,扎根当地、走进生活,互相交流进步,创作出更多好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深挖内涵,多开展报告文学等方面的文化活动,全力将“作家村”打造成报告文学重要基地。

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表示,要进一步明确“作家村”的战略定位,整合全国资源,将其打造成集创作、研讨、活动、版权交易、网文出海等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的综合体和文学创作高地,引导更多作家为民族而创作、为国家的振兴而创作,把中国故事、广东故事、湾区故事和东莞故事传遍全世界。

4月27日,知名主持人、全民阅读推广人蔡紫在陈启文驻三家巷的工作室内,围绕2023年度“中国好书”《可可西里》与作家村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协会副会长陈启文展开了深度访谈。

蔡紫表示:“文学本身就要抵达人心,我觉得我们这次对话就像后辈与前辈一种心与心的交谈一样,我也有一种抵达了内心的感觉,特别幸福!”

2010年,莫华杰跟随老师陈启文学习时知道了“作家村”,为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他经常在周末坐车到樟木头交流学习。今年年初,莫华杰的个人驻创工作室在“作家村”启用。今年至今,依靠作家工作室和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东莞创作研究基地等平台,以及不时举办的文学论坛、文学论剑、读书分享会等活动,莫华杰结识了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作家朋友,他说“助益良多”。“这里是一块宝地,有助于打开视野,这么多作家聚在一起,就像涓涓细流汇聚,能够拓宽航道。”谈及“作家村”,莫华杰说,自己多年来“一直往作家村跑”,是为了吸收到更多的文学创作营养。

筑巢引凤来,固巢留凤栖。在岭南,像樟木头一样秀外慧中的古镇并不罕见,何以独独是樟木头能让作家们在此“择一地而栖、乐一业而安居”?这离不开东莞市对作家村的高度重视和系列实招。

历经多年,东莞已为“中国作家第一村”探索出了一套崭新的、规范的文学发展模式。在组织保障上,把握发展方向。将“中国作家第一村”定为“两新”文艺组织,建立作家村工作机制,举办作家村论坛,出版作家村精品文选等。

在政策扶持上,解决后顾之忧。市镇两级同步发力,出台《新莞人作家、艺术家入户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对作家“入村”条件、享受福利、责任义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先后解决了一批作家“村民”的入户和他们孩子的入学问题。东莞市还设立了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东莞市青年文艺人才培育与推广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对繁荣发展东莞文艺事业具有积极作用的文艺项目、人才给予资助或奖励。

在生活关怀上,提供创作便利。为作家“村民”提供固定写作办公场所,配备空调、书桌、书柜等硬件设备,设立作家专项办公经费,切实保障作家村日常运作。

在创作激励上,广搭交流平台。设立“金笔杆文学奖”,鼓励作家创作优秀作品,搭建作家与企业的沟通桥梁,通过开展文学采风、学习交流、展览培训等活动,鼓励作家们深入当地汲取源泉、激发灵感。

如今,“作家村”不但是中国文坛的文学现象和佳话,更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的一张特色文化名片。“中国作家第一村”容纳的不仅仅是作家的梦想,更有城市、家国的情怀。为进一步推动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建设,省市镇三方联动,对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官仓村客家古建筑群进行整体规划,划定艺术创作区、休闲文旅区、公共文化展演区、交流共享区等,打造“中国作家第一村”2.0版本。省市镇三级陆续推进作家工作室、墨隐书房、作家村展馆、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管理章程》等制度,实施东莞樟木头“中国作家第一村”创作工程,通过打造高品质活动品牌、引进高规格文学项目,助力作家村“破圈出界”。

未来,“中国作家第一村”将不断完善运营模式,依托“一中心两平台+共建基地”(即:文学IP推广交易中心、公共服务平台、产业运营平台、文学创作及出版共建基地),通过打造文学上下游产业集聚创新平台,延长文学产业链,促进文学与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国家级基地、作家采风创作基地、书院、文旅企业、文旅设施落地,打造集创作、研讨、活动、作品影视化动漫化改编、版权交易、对外传播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让文学更深刻地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肌理中,让“作家村”成为人们可望可及的美好精神家园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地标。

文学之树,植根于泥土之中;创作源泉,来源于人民群众。“中国作家第一村”的作家缘聚于此,将以“做人民的学生”的赤诚之心,用时代之笔写好中国故事,将优质内容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为持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