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的勇气才是最珍贵的财富。”戴森创始人兼首席工程师詹姆斯·戴森如是总结他的数千次失败,独特的工程师文化是成功路上的关键元素。
2024年戴森设计大奖中国大陆赛区颁奖暨校企合作课程启动仪式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举办,戴森硬件工程师团队负责人胡宏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詹姆斯·戴森的个人经历来看,他研发第一代无尘袋吸尘器原型机时经历5126次失败,然后才成功。不是说鼓励大家一定要失败,而是告诉大家不要惧怕失败,工程师需要大胆尝试。
为了培养更多年轻工程师,詹姆斯·戴森设立了戴森设计大奖。自大奖2016年进入中国以来,已为一届又一届未来发明家们提供全球性的交流和展示平台。迄今,大奖已激励了超过2万名中国大学生为全球性难题提出新颖解决方案,累计收获了超过3000份学生作品。
戴森教育及公益项目亚太区负责人柯炎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投资年轻人很重要,未来的领导者是年轻人,我们中的许多人其实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詹姆斯·戴森一直坚信年轻人有能力研发改变世界的科技,需要给年轻人更多机会展现才华。
不惧失败是工程师文化底色
在发明第一台无尘袋吸尘器原型机前,从1979年到1983年,詹姆斯·戴森失败了5126次,终于在第5127次取得成功。不惧失败是工程师文化的底色,詹姆斯·戴森总结道,发明的过程中失败更多,而胜利者往往是最有耐力、最有决心的人。
在柯炎秀看来,工程师精神令人鼓舞,年轻人失败是坏事吗?不是,除非一遍又一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年轻人想要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就应该勇敢去行动,如果不行动,就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失败也需要勇气。
进入中国市场十余年以来,戴森致力于鼓励和挖掘创新的更多可能,利用其工程师资源和文化,激发和驱动中国“未来发明家”们的创造力与潜能,为原创精神注入新动能,并持续支持中国科创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
柯炎秀表示,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她的理解中, 原来的“中国制造”正逐步发展为“中国创造”。作为深耕中国市场十余年的外资企业,戴森也希望能够借助其独特的工程教育资源,推动社会向美好未来迈进。
设计产品需要长期主义
目前家电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这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
提及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时?胡宏飞认为,设计产品的初衷不能看竞品做了什么,而是要解决一个问题,改善解决方案,然后再根据方案去设计、研发产品的最终形态,设计重点最好与众不同。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进行产品研发。胡宏飞认为,需要守住长期主义的理念,设计出不一样的产品,让大家长久地使用。
在胡宏飞看来,戴森工程师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整个理念和设计过程就是在不断地鼓励去尝试,然后用实验、数据、结果去一次次地反复测试,达到理想的效果。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也不断激发着戴森原创设计的“生命力”。
对于近年来席卷全球的AI浪潮,胡宏飞表示,每个企业都需要积极拥抱未来,戴森很早就已经开始应用AI模型了,比如扫地机器人,以及最新的家居科技类产品,通过无线加蓝牙来接入云端,可以接入平台生态系统进行智能控制,这也是在为整体智能家居的应用场景做铺垫。
进入中国十余年,戴森凭借颠覆式科技不断帮助中国家庭改善生活方式与品质。而能够实现这些目标,正因为戴森始终信奉并坚守着“原创思维、突破创新”。这样的精神内核,让戴森一路以来以行业领先的科技和发明,赋予产品无限的生命力。同时,其独特的工程师文化和工程教育资源也驱动着一代又一代的未来发明家,激励着他们通过原创设计解决世界性难题,共创更美好的未来。